2017年12月16日

難受的需求




文:陳亞萱(竹苗假日共學團領隊)
圖:Burtina


一個人是如何長大?我以為我知道…但觀察我家豆丁,卻發現內情不簡單。


豆丁從出生以來,一直算是情緒比較穩定的孩子。有可能是天生的氣質,但很多時候,我會合理懷疑是身旁大人,努力回應他的需求,所以他不需要用太誇張的情緒反應來吸引大人注意。

即使面對他的哭泣,我也盡可能利用「釐清誰的問題」,來幫助自己更理性的面對孩子的挫折和難受。

最近我一直再思考,大人是否可以接受孩子的哭泣?觀察發現,其實並不容易。因為心疼孩子,因為太煩躁,因為自己無力處理,因為太多的因為…讓我們選擇阻止孩子哭泣。那孩子的難受,怎麼辦?大人一次又一次的將孩子難受的情緒轉移,是否也把孩子推向危險的懸崖?

我們能不能練習好好陪伴孩子渡過難受!不要因為大人本身的煩躁,而選擇轉移孩子的情緒。在「誰都可以,就是想殺人」裡提到許多犯下重罪的人,常有「述情障礙」的症狀。簡單來說,就是對自己的感情沒有自覺、無法控制、無法用言語表現的狀態。這群人封閉自己的感情、苦惱與心中的糾結,直到整個人爆炸…

如果孩子都不能在最親密的爸媽面前做自己,那試問他要怎麼長成一個社會所謂健全的人?而這社會過度強調的正面情緒,也讓大人在面對孩子的難受情緒時,更加坐立不安!

試著讓孩子難受的情緒跑完,即使自己不知如何幫忙孩子,那至少抱著他,拍拍他的背,但嘴裡不要說「沒事、沒事。」、「那沒什麼啊!」這話語一出,無疑就是否認孩子難受的理由。有時孩子反而因為再度被大人否認或不理解,而讓情緒變得更加誇張化。

陪伴豆丁成長之路,我一直觀察著他和家中其他成員的互動。再回頭檢視自己,最大差別還是在於,是否有全然接納孩子的感受。他的難受是否有被接納,即使我們不全然知道孩子的挫折怎麼來…

目前豆丁正值體力旺盛的一歲多年紀,常常東撞西撞,他怎麼面對身體的疼痛?通常他會突然大聲,發出類似假哭的聲音(但不是哭),然後快速走到離他最近的大人身旁,給大人看弄疼的地方,只要我們呼呼他受傷的地方,他就會立刻停止假哭的聲音,然後開心的繼續去玩耍。大人全然的接納,比起任何事更重要。

最近也常遇到不如他的意,就趴倒在地,放聲大哭。今日中午阿嬤和爸爸都急著安撫他,但安撫如果是為了平緩大人心中的煩躁,基本上是無效。我甚至懷疑孩子感受的到。唯有讓他難受的情緒,完整的跑過一遍,盡情的哭完,盡興的哭夠,不要透過任何方式轉移,情緒才是真的被完整接納。

失去聲音的孩子絕非幾天就被養成,那是日積月累的被大人忽視負面情緒的重要性,而漸漸讓他們選擇隔絕自己真正的感受。試著練習接納各種負面情緒,你會發現有時需要被觀照的,反而是自己,不是小孩。

2017年10月24日

沙坑玩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  文   陳亞萱


共學時孩子們在沙坑玩沙延伸的一些衝突問題,我想再多說點,跟大家分享。關於我當下做與沒做的事情。

當孩子們從溜滑梯倒水的時候, 有一位非共學媽媽非常的緊張大叫, 似乎很擔心他兒子受傷,或是身上的衣服弄髒。我立馬跟那位媽媽說,給我些時間讓我來處理,他們也暫時抱離他們的孩子。滑梯的下方處還有另一位爸爸陪著孩子們在玩沙,我也請他們先保持安全距離,怕撞到他們。在公共區域裡,我先暫時照顧其他非共學爸媽的擔心。

這時共學的孩子們就已經從加水的溜滑梯上頭溜下來。好像太滑了,每個滑下來的孩子在最後轉彎處都翻了一圈,變成臉部正面朝下。

他們的表情其實有閃過一點點的害怕和疼痛感,因為撞到臉或身體。我問他們:

「還好嗎?有沒有撞到?」有位孩子微微的點點頭。

我接著說:「看起來好像太滑了是不是?」 此時我做的是尋求孩子們對這件事實的認同,畢竟他們都是親身體驗者。

接著他們也看到其他共學的孩子陸續滑下來,最後都是翻了一圈,撞到。

「 加水的溜滑梯感覺變刺激,但也多了危險是嗎?」孩子們點點頭。

此時我才道出我的擔憂:「其實我在一旁看著,滿擔心你們會受傷。另外溜滑梯還有其他更小的孩子在使用,他們不像你們的身手那麼好,可能會衝撞的更嚴重。有沒有可能…我們不要再倒水下來了。」這些話,沒有帶任何指責和威脅在裡頭,就是如實的呈現實際狀況。我覺得帶孩子們認知這件事帶來的後續問題,比其他事情都重要。

沙坑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,但也是非常實際的衝突現場,讓一群小小孩們在裡頭玩,大人都需要提高敏感度。

接下來的場面就更常見了…丟沙。因為大人們在讀書會,聽到孩子的哭聲,才前往協助孩子們。沒人看到事情怎麼發生的…爸爸先幫孩子處理滿臉的沙,我拿著生理食鹽水看是否需要沖洗眼睛。先照顧孩子的心情,再來處理事情。

當我過去沙坑尋找丟沙的孩子時,在他們旁邊蹲下身子,我拔下眼鏡,請他們看看我眼睛附近有什麼東西。他說不知道。我用手指頭輕刷著睫毛,問他們:

「你們猜為何眼睛上需要有睫毛?」

旁邊的孩子說:「擋髒東西。」

「對!那是因為眼睛很脆弱,很怕異物進入。那如果近距離,丟一把沙過來,擋得住嗎?」現場的孩子都搖搖頭。

「你們看臉部其實有很多器官,都滿脆弱。譬如眼睛、鼻子、耳朵、嘴巴…這些進了沙子都很不舒服。大哭的孩子現在眼睛附近都是沙子,非常不舒服。我知道丟沙其實滿有趣,但這裡太擠了。如果真的很想丟沙,要不要找沒有人的地方呢? 」

孩子們都在學習跟別人相處,也在學習跟自己相處。他們的創意十足,才能想到在溜滑梯倒水,讓它變成滑水道,有趣又刺激。如果因此斥責孩子們,就抹殺他們玩耍的創意和樂趣。於是大人們能做的是,帶他們看見樂趣背後隱藏的危險。至於丟沙的問題,應該是每位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。與其斥責他們不行這個、不行那個,還不如趁機帶他們瞭解自己身體構造的作用,讓他們知道下次玩沙時,能夠留意如何保護自己和別人。

謝謝大家願意為孩子們撐起友善的空間,我們才能夠有機會看見孩子們的好。大人和孩子們也才有機會在每一次衝突中練習。

2017年8月30日

寶藏



文、圖:陳亞萱(竹苗假日共學團領隊)

突然很有感觸,孩子的成長經驗,一開始是由主要照顧者所提供。大人的態度越放鬆,孩子越有機會體驗各種不同樣貌的生活!孩子也才有機會認識自己的身體,伸展自己的本能和覺察各種知覺。

似乎很難一時半刻講得很清楚…但我想試著說明看看。
在鄉下長大的我,其實花很多時間在水裡面玩。今天我面對我1歲4個月的兒子,我想邀請他來體驗屬於我的身體記憶。當然在這之前,他已經有很多次玩水經驗。

豆丁其實是個很謹慎的小孩。我覺得這是好事,所以我盡可能提醒自己不勉強他,反而要呵護他的小心和謹慎。怎麼說呢…即使他玩過很多次水了,但每回的環境不一樣,他就要重新再確認。所以每回要把他放到水裡,他依舊會縮起他的腳,碰水後抬起來,再碰水後再抬起來,反覆好幾遍之後,他才會把腳放在水裡面。而我就在等待這一刻的到來!確認他已放鬆,確認他自己能夠放心接受,新環境帶給他的刺激後。接下來才是我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的時刻。

首先他先用兩手,扶著兩旁的水泥壁,這是一種對於安全考量的身體本能,不需要大人教,孩子就會很本能的呈現。豆丁等自己確認可以在水中站穩之後,他開始在水裡邁開步伐,從一開始的小小步,到後來他可以抬起單腳,讓水滑過他的小腿,這時候的他就是在感受水的流動。

他前前後後、來來回回的走了好幾遍,在水中走路已經無法滿足他。他開始試著蹲下去,用手去撈水、去撥動水,感受水滑過他手掌的感覺。後來他竟然發現水底有東西,試著用腳踩踏水溝底的石頭和磚塊。甚至他試著想爬上水溝壁,到一旁的田裡玩,但因為水溝壁太高,他試了幾回,沒成功,他也不執著。轉眼就見他的目光發現長在水溝邊的青苔,動手拔起,又丟到水裡,或塞到嘴裡,嘗了幾回,確認青苔不好吃後,終於把青苔吐出來。後來豆丁又彎腰,把臉部接近水面,我好奇的湊近一看,才發現原來他張開嘴巴在喝水。最後的畫面,停留在豆丁站在水中央,好奇觀望著小瀑布的畫面。那是農人為了堵住水,所放置的小木板造成的水位落差引發的畫面。他就站在那,背對著我,看了好久、好久。

這些屬於豆丁的初體驗,如果 身為照顧者的我,沒有帶他下水。他就無法體驗、覺察和認識。在他的小小世界裡,大人好像扮演一個很關鍵的角色。甚至是一個開關。你對孩子行動的侷限,很有可能就讓他失去體驗的機會。

當然這種體驗,可能也跟大人小時候成長的背景很有關係。對我來說,田埂的水溝就是充滿很多美好的回憶,我並不害怕這個環境,於是我可以放心的邀請豆丁一起加入。

在這過程裡我也一再的確認他的表情,是開心、放鬆,偶爾陪他拍拍水,偶爾用腳踢踢水,即使水飛濺到豆丁滿臉,他依舊笑的很開懷。

我要說的是…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對於世界探索的能力。現在他們的五官是全開狀態,他會竭盡所能的用他各種姿態,去回應環境帶給他的刺激。他也可以自行決定,他要如何回應這個刺激。


大人陪玩的一個重點就是:「千萬不要下指導棋。」孩子需要用他的方式,他的節奏,認識這個世界。你不是他,請不要為他作主。


所以身為大人的我們能做什麼呢?除了保持開放的態度之外, 當然還要帶點冒險的精神。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會害怕後續帶來的麻煩,譬如孩子生病或受傷。這些屬於大人內心的恐懼、擔憂和害怕,我會建議大人先觀照自己的內心。

當然,大人還是要考慮安全性。在放豆丁下水之前,我有先打赤腳下水,確認水溝底部沒有尖銳的物品。放豆丁下水時,我先站在他前頭,幫他擋掉部份水的沖力,以確保他剛下水的安全感。這些小小的確保,就是要營造一個好的經驗給豆丁。

能不能夠相信孩子的本能?我覺得先覺條件還是在大人的身上。所以,下回有機會,請大人鼓起勇氣,帶孩子從自己熟悉的回憶裡,開始體驗。陪孩子玩,同時也回味自己過往的感受。

如此一來,從小接觸土地的孩子,才能對環境有所感觸和記憶。他好奇看著田裡剛插秧的稻苗。他遙望田中的白鷺鷥,開心的小跑步追逐。他嗅著瀰漫在空氣中屬於泥土的味道。他到水裡,享受水帶給他不一樣的感官刺激。這些各式各樣的生活體驗,都將成為他專屬的身體記憶,誰也無法剝奪。

總有一天,孩子會長大。我能夠帶給他的鄉間體驗,對他而言就是構成他童年成長的主要關鍵。因為大人的願意和開放的心胸,面對這一切。孩子才能放鬆且安心的迎接,充滿驚喜的所有感受。這些就是我給他最大的寶藏了。

2017年8月15日

一歲兒的主張



文:陳亞萱(竹苗假日共學團領隊)
圖:Burtina

昨晚豆丁大哭,那時我完全想不到是怎麼了?明明前一刻還好好的…現在賴在床上哭到聲撕力竭是…?

即使安撫他,好像作用也不大,於是只能等他哭完,再看他要做什麼。

在哭的時候,就只能與他同在。輕輕安撫他說:「好難過吼…」然後,自己情緒平靜的在旁等待他難受的情緒走過。切記,這時候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也攪和進去。孩子總得透過自身去認識挫折和難受的感受,即使今天這個局面是有點陰錯陽差造成的...

但在那過程中,我依舊不斷思考讓豆丁爆點的理由是...

大概過了5分鐘,豆丁的情緒漸漸平息下來。只見豆丁又邁開步伐走向書桌,是要剛剛的食物嗎?但我明明就有給他啊!他不要,然後就大哭了...所以這次他要什麼?

剛剛的狀態,我真的是有種窮途末路的感覺...豆丁想要個東西,他說完一串火星文,但我聽不懂他的意思,他很挫折,只能用大哭來表示。

現在又要再來一次…我該怎麼辦?剛剛是我幫他,但大哭...還是...還是他不需要我幫...?不然試試看好了。

我把整串烤肉給他,只見他自己開口來咬食物,然後開心的走開。總算順利過關了…原來他要自己決定怎麼吃!吼…一歲兒實在太難懂了。雖然他有說,但我們聽不懂,他只能用大哭來顯示自己的挫敗~

《你的一歲孩子》提到孩子的身體和語言能力提升了,但相對性他的挫折度也隨之上升。這時候他們的反對和堅持己見,是為了突顯「自我」的重要性。原來幼兒的自我建立,竟是用如此"決斷"的方式來練習。慢慢知道我是誰?什麼東西是我的?這世界還有其他人存在?要用什麼方法,讓其他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等...。

話說這種決斷法,的確會惱怒很多大人啊!但我好好奇,人類的進化史怎麼是這麼奇妙?反對是為了凸顯自我的重要性!如果這狀態出現在青少年,會被通稱為叛逆。這多麼挑戰大人的權威阿!但出現在如此幼小的兒童身上,他的堅持己見,可能會換來大人的不解、疑惑,甚至是阿雜等總總情緒,最後幼兒的行為可能會被誤解和放大,甚至被打。想來幼幼兒也是好辛苦啊!

如果是這樣,那我們大人可不可以用耐心來陪伴呢?不要跟孩子嘔氣。不要跟孩子嘔氣。不要跟孩子嘔氣。(因為很重要,所以說三次。)也不要跟自己嘔氣。想著自己都對孩子這麼好了,他是在鬧什麼...沒有!孩子沒有再鬧,這只是他成長的一個階段,一個過程,總有一天,火星文就會變成真正的語言傳達出來讓你知道。只要身旁的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攪和進去,不要把問題放大,這問題就不會太糾結。你就能安心的在孩子生氣時,跟孩子難受的情緒同在。

書標上寫著一歲兒是即可愛又難取悅的時段啊!昨日這場景,的確是如此...恭喜豆丁正式進入這時期了...身旁的大人要開始練習接招了!!

2017年4月10日

帶回家的蝌蚪,怎麼了?

 文字:雅君、佳玲、燕屏、昱辰、妍華
 照片提供者:佳玲、妍華
 文章整理者:亞萱

繼上次共學露營,孩子們好想帶蝌蚪回家,現在我們來看看,帶回家的蝌蚪怎麼了?

當時,有些孩子選擇不帶蝌蚪回去,他們內心又是怎麼思索這件事情呢?爸媽提出他們的疑問,我們來看看孩子如何看待這件事情。

小毛肚那一天沒有想帶蝌蚪回家,媽媽問她:「為什麼不想帶蝌蚪回家養?」發覺孩子的腦袋瓜裡真的想很多。小毛肚回答:「因為沒有蝌蚪生活的水,因為沒有飼料,因為蝌蚪長大了會在家裡亂跳,我不喜歡,所以沒有帶回家。」小毛肚思考的這些細節,就是在家養蝌蚪,實際會面臨到的問題。原來即使沒有帶蝌蚪回家,養蝌蚪這件事情,也已經在小毛肚的腦袋裡反覆思索。這不就是生命教育嗎?只是這次沒有大人的引導,這些思考過程更顯得珍貴!

另一家的暘暘是這麼做的...媽媽在家裡發現蝌蚪的勞作作品,她問暘暘:「是不是因爲露營看到很多蝌蚪,所以你做蝌蚪的勞作?」暘暘說:「因爲他想抓都抓不到,需要哥哥幫忙他,也不知道蝌蚪要吃什麼,不能帶他們回家。」媽媽接著問:「所以你就自己做蝌蚪的勞作,這樣可以擁有很久,對嗎?」暘暘回答:「是。」孩子利用做勞作的方式,轉換原本想要佔有蝌蚪的心情,其實非常厲害!而且看看他的作品,如果他沒有捕撈蝌蚪的經驗,沒有長時間的觀察,他怎麼能夠把勞作做到如此細緻的地步呢?他怎麼知道蝌蚪的嘴巴是在身體的下方呢?還注意到蝌蚪小小的鼻孔呢!

圖1 佳玲

註:粉紅色毛球=眼睛,紅色標式箭頭=鼻子,右邊照片下面是嘴巴


那被帶回家的蝌蚪呢?

妍妍家的蝌蚪,帶回家的第二天,她就不想養蝌蚪了。媽媽跟她一起觀察,發現死了一隻蝌蚪,她有些難過⋯媽媽說:「蝌蚪好像沒這麼容易養耶!」後來她們找了適合的地方放回蝌蚪。妍妍說:「之後再來看看他們就好~」媽媽自己的觀察是,對孩子來說,養動物所需花費的時間精力,她會覺得麻煩,但跟生命的連結還沒有很深。其實媽媽對孩子並沒有什麼期待,只是把觀察的情況紀錄下來,相信孩子有天會有自己的看法出現...

而YoYo帶回去的是帶有小尾巴的幼蛙,媽媽是第一個發現幼蛙死掉的人。大人的心裡有點難受,也有點期待孩子聽到後會表現出難過。但媽媽跟yoyo說的時候,她沒什麼太大的感覺,只是覺得應該想辦法讓剩下的兩隻蝌蚪不要再死掉了。媽媽內心自己反覆思考著,看起來好像覺得孩子很殘忍,一個生命的逝去,就這樣的雲淡風輕。但她又問自己:「孩子何以認識生命?不可能只是因為自己的存在,或是其他生命的存在,就能全盤了解吧?」

接著yoyo問媽媽:「那為什麼在那裡的蝌蚪可以一直活著好好的?」
媽媽回答她:「在那裡的蝌蚪也可能會死掉,只是那裡是大自然給的環境,我們把蝌蚪帶回家,給牠的是我們創造的環境……」
她喃喃說道:「那應該是自然的環境才是對牠比較好吧……但是我還是想要養……」媽媽想,好像不要急著給孩子什麼樣的觀念,生命應該透過不同經驗的體認去感受。

是啊…那不是我們跟孩子們說不要養,就能阻止的事。體認生命的流逝,思考怎樣才能養更久,為何生命在外面環境能活,帶回來家裡卻不能活?有好多細節,是帶回家養了之後,才開始發生…

至於凱筠家的蝌蚪呢?蝌蚪長大變青蛙了,她們為了幼蛙尋找好的地點野放。生命還是充滿著奇蹟,不是嗎?

這些經驗都非常寶貴!謝謝蝌蚪帶給大人和孩子們一連串的思考和行動!

圖2 妍華     蝌蚪變青蛙

2017年4月7日

媽媽,我可以帶蝌蚪回家嗎?


文、圖:陳亞萱(竹苗假日團領隊)


前幾日我們共學團去露營,一群孩子超想帶蝌蚪回家,團員請我勸孩子,看能不能阻止他們。但其實該說的,我在溪邊時都說了,孩子們就是好想要。我覺得孩子的狀態是理智上知道「這是生命」,情感上則是「好想帶回家」。「佔有和存在」的理論,在這裡無疑是「佔有」勝出。但回過頭來想,誰不是從佔有開始練習呢?

整個過程是這樣的,起初一群女孩圍在我身邊,排隊等著拿一隻小魚網,太多人想要了,他們有爭吵,於是我說:「雙手萬能耶!要不要試試看。」我就開始動手試著用雙手捧蝌蚪起來。沒有反覆勸說,直接親身示範。當然,有些孩子仍不願意用手碰,但他們也沒排斥我主動拿給他們看。所以我一方面尋找蝌蚪,一方面找尋其他小生物。有時大人自然地投入遊戲中,更容易引起孩子們主動的加入。

後來其中一個小孩開始手抓蝌蚪,數量越來越多,動作越來越快,大家也開始陸續加入,最後其他小孩都加入了,玩得不亦樂乎。這過程除了新鮮、有趣、新奇之外,似乎也有種「我很厲害」的隱性思維,抓到蝌蚪就是證明。

我們在溪邊隨手撿了個飲料杯, 裝著不同成長階段的蝌蚪。有小蝌蚪的形態;也有長出細細的後腿,以及粗壯後腿的蝌蚪。當然也有長出前腳的蝌蚪;甚至還看到長著四隻腳,但尾巴還在的幼蛙,發現後頭有人,立馬跳進水裡遊走。保護色極好的小小青蛙,就在我們眼前的石頭上,我們卻好久才發現。整個過程就是孩子們認識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啊!

後來回到營地,大人開始勸說,主動開啟對話,每個人的立場不同,但都能說自己的想法,其實也挺不錯!有人發現那可能是蟾蜍,某些孩子開始打退堂鼓,紛紛跑來問我, 但其實我也不清楚。有孩子馬上說:「我不要養蟾蜍!」其中一位共學爸爸說:「為什麼?蟾蜍也很好啊~」是啊!各種生命都很美好,只是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。即使牠真的是蟾蜍好了,牠也帶給孩子們一段美好時光。

對孩子們來說,對生命的好奇,不管是在抓的過程或是討論的過程,都顯得非常有意思。如果過程如此美好,是否會加強孩子們帶蝌蚪回家的念頭呢?如果這又是孩子的第一次經驗,他會不會更想帶回家?

我曾在一本書上讀到:「孩子認識生命,有時是從破壞開始,在破壞的過程中,才學會生命的價值。」

這句話讓我回想到從前。撈蝌蚪是我兒時幾乎每天必做的事。起初一群孩子拿杯子看到蝌蚪就撈,後來帶回去的蝌蚪,幾乎都因為我們的粗魯行為受傷或死亡。但我們實在太好奇蝌蚪是怎樣的生物了!為了讓牠們活更久,我們開始改變策略,決定每次最多只能有三個人可以撈,後來又把塑膠杯換成紙杯,一連串的改變,就是為了減少蝌蚪受傷。

到最後,因為我們已經滿足對蝌蚪的好奇,就轉變成單純的撈完,觀察後就原地放掉。這些行為並沒有大人在旁邊指導,是一群孩子想出來的辦法,我也在這過程中漸漸學到尊重生命的價值。我們也是從「佔有」開始練習,而後轉變成與生物「共存」。

我們和環境的互動一直都存在,孩子們也正在學習中,大人能提供他們的看法,讓孩子們參考,但不見得孩子們能夠照單全收。尊重生命的價值觀,也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於每次的體驗裡慢慢被建立。所幸生命在演化過程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,青蛙每次下蛋都是好幾百顆,以應付其他掠食者或環境的考驗。

蝌蚪在這次野溪體驗算是孩子認識生命的老師之一,往後孩子們還會遇到更多生命教育的老師,它們都是非常珍貴的體驗。

http://parentparticipatingeducation.blogspot.tw/2017/03/blog-post_26.html

2021/12/30 公告

大腳小腳苗栗親子共學工作室將於今日結束 謝謝曾經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們~~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和投入友善兒童的活動 其他相關活動請追蹤 FB~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部落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