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4日

沙坑玩沙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  文   陳亞萱


共學時孩子們在沙坑玩沙延伸的一些衝突問題,我想再多說點,跟大家分享。關於我當下做與沒做的事情。

當孩子們從溜滑梯倒水的時候, 有一位非共學媽媽非常的緊張大叫, 似乎很擔心他兒子受傷,或是身上的衣服弄髒。我立馬跟那位媽媽說,給我些時間讓我來處理,他們也暫時抱離他們的孩子。滑梯的下方處還有另一位爸爸陪著孩子們在玩沙,我也請他們先保持安全距離,怕撞到他們。在公共區域裡,我先暫時照顧其他非共學爸媽的擔心。

這時共學的孩子們就已經從加水的溜滑梯上頭溜下來。好像太滑了,每個滑下來的孩子在最後轉彎處都翻了一圈,變成臉部正面朝下。

他們的表情其實有閃過一點點的害怕和疼痛感,因為撞到臉或身體。我問他們:

「還好嗎?有沒有撞到?」有位孩子微微的點點頭。

我接著說:「看起來好像太滑了是不是?」 此時我做的是尋求孩子們對這件事實的認同,畢竟他們都是親身體驗者。

接著他們也看到其他共學的孩子陸續滑下來,最後都是翻了一圈,撞到。

「 加水的溜滑梯感覺變刺激,但也多了危險是嗎?」孩子們點點頭。

此時我才道出我的擔憂:「其實我在一旁看著,滿擔心你們會受傷。另外溜滑梯還有其他更小的孩子在使用,他們不像你們的身手那麼好,可能會衝撞的更嚴重。有沒有可能…我們不要再倒水下來了。」這些話,沒有帶任何指責和威脅在裡頭,就是如實的呈現實際狀況。我覺得帶孩子們認知這件事帶來的後續問題,比其他事情都重要。

沙坑是孩子們玩樂的天堂,但也是非常實際的衝突現場,讓一群小小孩們在裡頭玩,大人都需要提高敏感度。

接下來的場面就更常見了…丟沙。因為大人們在讀書會,聽到孩子的哭聲,才前往協助孩子們。沒人看到事情怎麼發生的…爸爸先幫孩子處理滿臉的沙,我拿著生理食鹽水看是否需要沖洗眼睛。先照顧孩子的心情,再來處理事情。

當我過去沙坑尋找丟沙的孩子時,在他們旁邊蹲下身子,我拔下眼鏡,請他們看看我眼睛附近有什麼東西。他說不知道。我用手指頭輕刷著睫毛,問他們:

「你們猜為何眼睛上需要有睫毛?」

旁邊的孩子說:「擋髒東西。」

「對!那是因為眼睛很脆弱,很怕異物進入。那如果近距離,丟一把沙過來,擋得住嗎?」現場的孩子都搖搖頭。

「你們看臉部其實有很多器官,都滿脆弱。譬如眼睛、鼻子、耳朵、嘴巴…這些進了沙子都很不舒服。大哭的孩子現在眼睛附近都是沙子,非常不舒服。我知道丟沙其實滿有趣,但這裡太擠了。如果真的很想丟沙,要不要找沒有人的地方呢? 」

孩子們都在學習跟別人相處,也在學習跟自己相處。他們的創意十足,才能想到在溜滑梯倒水,讓它變成滑水道,有趣又刺激。如果因此斥責孩子們,就抹殺他們玩耍的創意和樂趣。於是大人們能做的是,帶他們看見樂趣背後隱藏的危險。至於丟沙的問題,應該是每位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。與其斥責他們不行這個、不行那個,還不如趁機帶他們瞭解自己身體構造的作用,讓他們知道下次玩沙時,能夠留意如何保護自己和別人。

謝謝大家願意為孩子們撐起友善的空間,我們才能夠有機會看見孩子們的好。大人和孩子們也才有機會在每一次衝突中練習。

2021/12/30 公告

大腳小腳苗栗親子共學工作室將於今日結束 謝謝曾經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們~~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和投入友善兒童的活動 其他相關活動請追蹤 FB~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部落格文章